李世民一直观察着他的表情,见他面色凝重,便知自己戳到了颉利的痛处。他胜券在握地抬头道:“不论过往突厥与我大唐有什么过节,我一向欣赏可汗的为人,也一向只将可汗视作我的对手,所以我好心提醒阁下,别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而忘了身后的危险。”
颉利越想就越心慌,他强自镇定道:“你......为何要和我说这些?”
李世民笑道:“因为如今摆在阁下面前的,有两条路。”
颉利蹙眉道:“哪两条?”
“这第一条,就是你继续与我纠缠下去,可那后方的安定就无法保障了。说句实话,即便是我带的兵,我也说不准这仗到底要打多久,很有可能等你回到突厥,就发现汗位已经被居心不良之人捷足先登了。”李世民看着颉利凝重的脸色,心知他已经把话听进去了,便继续道:“这第二条,就是你我同时退兵,你回突厥去,稳住突厥境内的局势,而我也回到长安。相信阁下对眼下的局势也有所耳闻,长安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我自是分身乏术。这样一来,对你对我都有好处。”
颉利目光沉沉地看着李世民,哑声道:“若是......我不答应呢?”
李世民无所畏惧地迎上颉利的眼神:“若是阁下不答应,那么唐军自当奉陪到底。当初我既然能将郁射设赶出中原,今日也一样能将他的叔父赶出去。”
颉利气愤道:“李世民......你......”
他满腔怒火对上李世民坦荡坚毅的眼神,就跟一拳砸在了软包子上,没劲儿透了。
更重要的是,颉利知道,李世民说的都是实话。在渭水岸边列队的唐军不是摆设,他们手里拿的都是真刀真枪。若是他选择不退兵,李世民真的就会率领着那些唐军将士,打一波前后夹击。到那个时候,颉利的主力又会剩下多少?
颉利很难想象,也不敢去想象。
毕竟,李世民说的每一句话,都那么在理,那么具有说服力,那么让人无法拒绝。
他的确不是无牵无挂的自由身,他也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后方。如果他所率领的主力,折在了与唐军纠缠的过程中,即便他能成功地回到突厥,又凭什么去和实力不断壮大的郁射设争呢。
想通了这一点,颉利颇有种咬牙切齿的感觉。他热衷于真刀真枪的拼杀,最看不起的就是心理战术。可是今天,在李世民一环扣一环的心理攻坚下,他终究还是妥协了。
也正因为这样,李世民变得更加可恨了。
他气冲冲地道:“说好了,我退兵,你也要让李靖和长孙无忌退兵,保证我们能安全彻回突厥。”
这话说得就很有赌气的成分了,突厥骑兵一路过来,对百姓的良田土地,实在算不上爱护,所过之处绝对是扰民的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颉利竟然还要求李世民必须保证突厥军队安全撤离,未免有些得寸进尺了。
可李世民却面沉如水地颔首道:“可以。”
李世民那么轻易地答应了,颉利又觉得分外惋惜。他就希望看到李世民无可奈何的样子,可李世民答应得那么快,让他有种落入圈套般的失落感。
无论如何,君子一诺,驷马难追。骄傲如颉利,也绝没有反悔的可能。
李世民与颉利在便桥上会面过后,两方便达成了议和的协定。颉利主动退兵,返回突厥。
李世民不费一兵一卒,就成功地解了长安之围。那些对秦王即位太子有异议的臣子,再不敢说话了。
仅仅两个月之后,李世民就从太子成为了万人之上的皇帝。朝中的官员,迅速地经历了一波大换血。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曾经□□的属官,那些在政变关头,与李世民同生共死的臣子,都成为了朝廷的重臣。
册封当日,原本是皆大欢喜的场合,却偏偏有人没有眼力见儿,上赶着扫兴。
这个人,还跟李世民沾亲带故,是正儿八经的皇族,他叫李神通。却说这李神通也是个幸运的人物,他本身没有什么才能,却有一个好堂哥,这位堂哥就是唐高祖李渊。李神通其人,实际上是李世民的叔叔。
喜欢[重生]李唐逸事请大家收藏:(m.77ks.cc),亲亲看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