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是什么,大家伙儿一定会说是学校了。这点让九龙乡的人在全县就是心有荣焉。
邱晓和大家一起走在镇上唯一的这条主街上,街两边都是最高不超过三层的房子,多是老房子,新建的不多。邱晓根据门口的牌匾认出有公家的邮电所、合作社、还有粮油店一类的私人店铺,现在还不到八点,大多还没有开门,只是在路两边的便道上支着几个早餐摊子。乡政府位于主街的正中,看着大门和门里露出的建筑,上面都爬满了植物,一看房子就是有年头的。再往前走,就远远看到学校了。
两所学校并排建在镇东头的街北,街对面是个围墙很高,很大很大的一个院子,听李叔讲那是部队的院子。里面有好些大卡车。后来才知道那个院子是山里驻军的一个后勤补给站,平时进山或出山的车辆人员都会在这里歇脚或过夜,来探亲的家属每次也都是住在这里的,山里是不让去的。
因为是乡里的学校,两个学校都有一个大大的操场,教学楼都建在进大门的正对面,两栋楼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小学是四层楼,而初中那边只是三层楼。
一众人先经过的是小学,在校门口挥手告别其他人,邱晓和李叔接着往前走几步来到隔壁另一个校门口,走了进去。邱晓只见正对的一栋三层的教学楼。教学楼整体是个对称建筑,中间是楼梯,二三楼都是左右各3间教室。平均下来每个年级两个班。而一楼则是楼梯东侧被隔成了一样大的6间房子,西侧则只隔了两小间和一大间,邱晓后来知道了,一楼东侧是教师办公室,西侧是老师宿舍和食堂。
今天因为初一新生报道,校园里的操场上三三两两站着不少人,其中有很多像李叔这样送孩子入学的家长。李叔带着邱晓走近人群打听报名情况,一位家长答道,还没见到老师呢,也不知道今年报名怎么个章程。
大家正寒暄的工夫,一楼东侧靠近楼梯的那间屋门被从里推开,走出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男老师,冲等候在操场上的大家喊道:“大家安静一下,……初一的这边报名。大家都排好队,一个一个按顺序进来。”
人群闻声迅速靠过去,在间或一点小争执后排好了队伍。邱晓前后望望,这学校老师的威信还真是不低啊,刚才还闹哄哄的人群不一会儿功夫就迅速安静了下来,只有个别人还在小声交谈。邱晓数了数在他前面有27个和他查不多的新生,后面看着也有四十多号,也不知今年初一是否就这这些人,还是有人还没到。
整个报名过程应该还是很快的,邱晓觉得没过多一会就轮到自己了。李叔和他一同进了办公室,办公室还是不小的,有三分之一间教室大嘛,里面靠窗对着摆放两张办公桌,两边靠墙都是一溜柜子。现在两张办公桌的椅子上各坐着一位男老师,左边的正是刚才见过的年轻男老师,右边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男老师。两人一进去,年轻男老师就开口了,
“户口本和小学毕业成绩单带了没?”
“带了,带了的。”李叔说着话从从邱晓那里要过两样东西交给男老师。
“不用给我,给郭老师。”年轻男老师看李叔把东西递向他时,忙挥手指向他对面的老教师。
这时,对面的老教师抬头看过来开口说道:“这不是石湾的李大伟的爹吗?叫…叫什么来着,哦,对了,李正海。怎么,送你家小儿子上学?不对哎,我记得你家小三没到年纪啊?”
“哎哎,原来是郭老师啊,是我,是我,我家三儿今年才上五年级,今儿是帮着送我家隔壁的邱正鲲家的娃,这不人家两口子在城里打工,不清楚咱镇中的开学时间,把时间算差了。赶着进城了。托我把孩子今天送过来。来,晓晓过来,我给你说啊,这是郭老师,就是教过你大壮哥的班主任,可厉害了。”说着话,把邱晓拉到身前。
邱晓被带到桌子前,郭老师接过李叔递上的相关凭证,看了下说道:“哦,叫邱晓啊,今年多大了?”
“12,年底就13了。”邱晓紧张地答道,这个年纪见到老师都会有些紧张的。
“呦,小学还是在城里上的。”
一提到这个邱晓更紧张了,那张成绩单上的数字可不怎么美妙。
但郭老师没再说什么,抬头向对面低头在一个好像是登记本的本子上用笔写了些什么的年轻老师说道:“小高,这个孩子分到你班上吧。”说着把手里的户口等凭证又递给高老师。事后邱晓才知道,这两位老师都带初一的班,一人负责一个班,因为老郭老师不仅是一名老教师还是这所学校的校长,因为老师实在人手不够,不得不顶上来亲自带一个班。而小高老师则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县里紧急调到这里新手老师。
报名的时候为了显得公正,郭老师私下里定了个“两人规矩”,就是根据的报名的顺序单数进一班,双数进二班。因为邱晓是第18个报名的所以被分进了小高老师负责的初一二班。
这时候的邱晓终于知道这位年轻老师姓什么了。高老师接过邱晓的资料,在本子上登记好,拿过手边的收据本对李叔和邱晓说道:“邱晓是吧,你分到我们二班,现在把学费交一下,书费加学杂费一共二百三十五元。”
邱晓一听不等李叔提醒,赶忙掀开上衣角,从里衣腰上缝的口袋里拿出一叠钱,数了正好的数交给高老师,高老师接过钱,开了一张收据塞到邱晓手上。然
喜欢邱晓悠然请大家收藏:(m.77ks.cc),亲亲看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