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侑之看了一眼孙君良,躬身道:“太子身边的太子宾客徐大人,恐负有重责。”
第19章【壹玖】断舍离
“淫祠一事,与徐卿有几分关系?”
不光是熙和帝,群臣们此时此刻心道尚书令这话分明就是推诿责任,让太子宾客背锅。谁不知太子宾客,虽为东宫属官,说到底也是为人臣子,太子若是一心要做这些糟心的事情,徐大人又有几分能耐劝阻得了。
王侑之显然早有准备,扬声道:“取善辅仁,皆资朋友。太子宾客于太子而言,亦师亦友。太子今有此大错,皆因东宫属官在其位不谋其职之过。再者,大理寺桩桩件件的证据下来,皆有徐家的踪影,不得不说,太子宾客徐大人有重责!”
“那尚书令以为如何?”
王侑之抿了抿嘴唇,眼角瞥过身后群臣:“陛下,徐大人辅佐太子不利,与佞宦共相朋结,谄事太子,太子信之,方才有了如今淫祠一事。恐太子也是遭奸佞蒙蔽!”
王侑之说完,群臣竟是傻了一般看向他。
白纸黑字,人证物证,桩桩件件证明淫祠一事,太子从头到尾皆知,甚至这些年,声色田猎,所为奢靡,日后假若登基分明成不了圣君。
群臣也是自有主意,王侑之等人一心庇护太子,另有人则觉得废太子后,亦可推选三皇子为太子。
此时闻声,各有意见。
“尚书令此等言论,简直荒谬——”
“那淫祠白日香火不断,夜里歌舞升平,太子如何会以为只是寻常花街柳巷——”
“臣以为,尚书令此言在理。东宫属官本就以辅佐太子为己任,淫祠一事分明是徐家为攀附权势,有意引导太子,致使太子犯下大错。追根究底,徐家乃是首要责任——”
反对的,赞同的,各种言论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孙君良不动如山,便是身为大学士的老太爷,也与儿子一样,一言不发,任由这些言论将熙和帝淹没。
做主的人,永远只能是皇帝,而非他们这些朝臣。他们能给予的只有证据、意见,却永远不能代替皇帝做任何决断。
太子是废是留,太子属官是死是活,都在熙和帝的一念之间。
“朕膝下唯有三子,大皇子如今出家,不入尘世,三皇子年幼,天真烂漫,太子……太子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虽偶有放纵,却从未做出过失德之事。朕不信此事乃太子有意为之!”
“如尚书令所言,大理寺呈送之证据,桩桩件件皆有太子宾客的踪影,此事必然是此人所为!东宫属官,乃是辅佐太子的要臣,太子一言一行,皆由东宫属官负责叮嘱教导,更由他们辅佐太子走上正道!太子宾客此番所作所为,实在令朕寒心!”
“淫祠一事,如今早已传遍京城,涉及此事的大小官员无数,朕知众卿当中不少人也曾是那深山淫祠的常客。你们究竟将太子置于何地,又朕置于何地!将天下百姓置于何地?”
熙和帝作势拂袖要走,吓住了一干臣子。
哗啦一下,满朝文武跪地高呼“请陛下三思”。熙和帝向来宽容仁厚,此时也是气得浑身发抖。
有谏官出言苦谏,以额叩地,血流被面,仍是不得熙和帝一声叹息。
从前朝堂之上,并非没有类似君臣博弈的情景。却是头一回,一向以仁君著称的熙和帝,不管不顾,要徐家为太子背锅。
明知太子根本是个扶不上墙的,已经闹出了这般掳掠民女,为自己享乐的事情,却还……
被大理寺带进宫的人证越发俯下身子。
荀娘子双手握拳,在谁也看不见的地方,咬紧了牙关。面摊的老汉已经忍不住流下眼泪。就连那写下血书的男子,此时此刻双肩紧绷,闭着眼睛,在痛苦中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权衡之下,群臣与熙和帝只好各退一步——
太子宾客徐廉昌与佞宦共相朋结,谄事太子,以太子名义私设淫祠,掳掠少女,经营私妓。通过淫祠,勾结朝中大小官员,互通消息,结党营私。不仅如此,徐廉昌诱骗太子出入淫祠,致使太子沉迷酒色。
因而判徐家族灭,凡直系旁系三代以内满十四岁以上者,无论主仆,皆处死。十四岁以下者,无论男女充军流放。
太子谢彰因遭奸臣蒙蔽,犯下失德行径,禁足东宫,未得传召,不得离开东宫半步。
当圣旨下来的时候,朝堂内外的人都哑了。
这哪是各退一步。分明就是太子占尽便宜,而徐家虽有过错,却是活生生成了替罪羔羊。
淫祠一事,早就闹得满城风雨。便是街头巷尾的幼童,皆知近几年来附近各地常走失的小娘子多半被抓去了太子的淫祠,好好的良家女子被折磨成了另一副模样。
太子宾客是三品官。因而,徐家的宅子同孙家离得并不远,差不多就是前后脚的距离。
因而,尽管孙蓬当日休沐,并未在宫里,仍旧在隔壁宅子的喧闹声中,得知了熙和帝对于淫祠一事的处置。
府里的下人拦不住他们的七郎。冯姨娘陪着老太太,眼见着孙蓬冲了出去,哎地叫了一声,到底还是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徐家的确脱不了责任,可徐家之所以被族灭,被抄家,说到底还是熙和帝的意思。熙和帝要保太子,就必然要一个说得过去的,能叫人信服的借口。
徐家就是那个借口。
如此一来,在这附近住的几位大人府邸,又有哪一位不是心有余悸。
喜欢(重生)臣有本要奏请大家收藏:(m.77ks.cc),亲亲看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