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公元446初秋的一个夜晚,茫茫大秦岭山脉上空一片阴霾,萧瑟的秋风裹挟着绵密的细雨笼罩在秦岭之上,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压抑的感觉。
在一个山坳茂密的树林中,摇曳着一丝火光,那是从一个用毛毡搭成的简易帐篷里透出的光亮,帐篷外面站立着两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虽然衣衫不整,但依然精神矍铄,警惕地注视着四周。而在帐篷内,席地而坐一个威武的大汉,只见他长着高鼻梁,深眼窝,黑黝黝的国字脸上长满了络腮大胡子,虽然面色疲惫,但一双深邃的眼中依然透露着精光。
这个大汉就是盖吴,卢水胡人,北魏帝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盖吴起义”的领导人,但在公元446年那个萧瑟的秋天,盖吴刚刚遭遇到一场惨败,正在秦岭山中亡命天涯,被北魏政府所通缉。
此时的盖吴虽然已经疲惫不堪,但依然睡意全无,一面用一根木棍拨弄着火盆,一面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突然,盖吴听见帐篷外的侍卫“哗啦”一声拔出腰刀,并喊道:“是谁!”
随着帐外一阵悉悉索索之声,一个沙哑的声音传了过来:“别动手,别动手,我是你们大王的叔叔!”听见叔叔的声音,盖吴站起身来,迎出帐外,果然看见自己的两位叔叔站在外面。盖吴连忙把他们让进帐篷,问道:“叔父如何找到这里,找我何事?”
其中那个沙哑嗓子说到:“贤侄啊,起义军被打散后,我们东躲西藏,后来听说你在这里,就赶紧过来投奔,不过,这次倒是给你带来了一个稀罕物事。”说着,沙哑嗓子伸手在怀里摸索起来。
正当盖吴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稀罕物事”上时,另一个叔父却悄悄转到盖吴身后,突然拔出腰刀,插进了盖吴的后心。事出突然,这么大的一个起义军领袖,连发出声音的时间都没有,瞪着一双疑惑的眼睛,栽倒在两位叔父的脚下。帐外一声闷雷,空中划过一道闪电,把凶手的脸照的煞白……
盖吴的叔叔为什么对自己的侄子痛下杀手?声势浩大的盖吴起义又是怎么被扑灭的呢?
我们在上一章说到拓跋焘迅速平灭了河东薛永宗的叛军,随即率领精锐骑兵西渡黄河,和关中的叔孙拔一起对盖吴起义军形成夹击围攻之势。其实在拓跋焘和薛永宗在河东鏖战时,关中的北魏政府军已经数次击败了盖吴起义军。正如我们在上一章分析的那样,盖吴为了供应十几万起义军,不得不进入关中平原劫掠粮食,但武器拙劣的起义军放弃陕北高原的山区来到平坦的关中平原上,在武装到牙齿的北魏铁骑的冲击下简直是不堪一击。失败或者说屠杀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盖吴在派白广平分兵西去劫掠的同时还派出一支部队东出临晋地区(陕西大荔县),看行军方向似乎有和河东薛永宗汇合的意图,但这支偏师在白浪滔天的黄河边上被北魏铁骑击败,三万多起义军将士不是被杀就是被政府军的骑兵逼入黄河水活活淹死。盖吴眼见东去和薛永宗汇合已经不现实,只好向西进军,攻击长安城,但在渭河北岸,盖吴再次被屯兵在此以逸待劳的北魏将军叔孙拔击败,起义军又被斩首三万多人。
所以,当拓跋焘西渡黄河进入关中平原之时,其实盖吴起义军的势头已经被大大遏制住了。此时盖吴归拢起义军,屯驻在长安以北,渭河北岸,和叔孙拔对峙。面对这种形式,拓跋焘打算把自己从河东带来的精锐首先向南渡过渭河,沿渭河南岸向西挺近长安,然后再和叔孙拔汇合,理由是渭河北岸地区已经被盖吴起义军来回“祸害”了好几遍,没有粮食和青草,拓跋焘带领的骑兵无法在渭河北岸补给,而渭河南岸还没有被战火波及,方便大军补给。
当然在最终决策前,拓跋焘再次向大智囊崔浩咨询这个想法如何,崔浩回答说:“打蛇的人先打蛇头,头被击坏,尾巴就无法调动了。如今盖吴营地与我们相距六十里,派精锐骑兵前去攻击,一天就能到达,到达那里,就一定可以击败盖吴。打败盖吴后,我们再南下长安也不过一天,多一天的辛苦并不会有什么损失。如果从渭河南岸进发,盖吴得知陛下您亲自前来,必定进入北山,如果这样,我们就很难把他们一网打尽!”
崔浩的建议从迅速平灭叛乱角度来讲确实很高明,但作为凶险的战争来说,还是有一定危险和变数。如果拓跋焘采用崔浩所说沿渭河北岸进军,当盖吴得知拓跋焘御驾亲征之时,拓跋焘已经近在眼前,组织撤退已经不现实,在北有拓跋焘,南有叔孙拔的情况下,盖吴只能“背水一战”,做殊死一搏。兵法有云“置之于死地而后生”,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盖吴起义军爆发逆袭,北魏政府军前期积累的优势将不复存在。也许就是在这种考虑的担忧下,这次拓跋焘并未采纳崔浩的建议,最终还是采取稳妥的进军方式,渡过渭河,沿南岸进军。
不出崔浩所料,当得知北魏皇帝拓跋焘就在平叛大军中,现已逼近长安,盖吴众人立即把起义军化整为零,分散进入北山打游击,和北魏政府军做长期作战的准备。事已至此,北魏军队丧失了彻底平灭起义的最好机会,拓跋焘后悔不已,只好巡视关中各地,安抚民众的同时,对于和盖吴串通的人一律诛杀,关中地区一片“白色恐怖”。眼见短时间彻底剿灭
喜欢铁血魏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m.77ks.cc),亲亲看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