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人应该是秦宓。秦宓这个人本来想做个岩穴之士,可是最终还是没有守住不六根,还是出来做了刘备的官。秦宓这人也很有学问。《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有这方面的记载,有兴趣,大家可以去翻阅。不过,这些才能,在今天看来也算不上什么大学问,只不过是文人之间斗嘴罢了。秦宓这人为什么令刘备不爽呢?这主要表现在反对刘备出兵东吴这件事上,反对就反对吧,像赵云那样说说也无妨,听不听,在人家刘备,对自己也无碍。但这读书人就是死心眼,认死理,当仁不让,得理不饶人。不但反对刘备出兵东吴,而且还喜欢卖弄,他大胆预言,“不从臣言,诚恐有失。”由此惹恼了刘备,刘备要将其推出斩首,秦宓不仅仅是令刘备不爽,简直是令刘备恨之入骨。在出兵之前的大吉大利时刻,如此危言耸听,对刘备来说,真是灾难。
实际上,刘备得了益州,自从关羽、张飞相继离世后,刘备似乎看谁都不爽。赵云因为反对他出兵东吴,所以他对赵云也不爽。孔明更让刘备不爽。
十、孔明三恨。
大家读《三国演义》都认定刘备与孔明是鱼水关系,好得不得了。其实不然,这一点,我在前面做了介绍,这里再做些简单说明。孔明之于刘备,刘备对孔明最少有三恨。
其一恨,是在没有庞统与法正的荆州时期,孔明把刘备当猴子耍。
其二恨,是曹丕称帝时众官劝刘备称帝,刘备扭扭捏捏,孔明见此装病逼迫刘备就范。
其三恨,是刘备东伐孙权,诸葛亮阴不阴,阳不阳,既不像庞统为进攻益州那样不遗余力地进谏,不厌其烦地进谏,也不像法正为进攻汉中那样条分缕析地进谏。刘备比较庞统、法正作为军师大臣的忠心与品行似乎意识到孔明居心叵测。
前面两点《三国演义》都有讲述,对于第三点,我在前面提过,我将会在后面的章节中继续探讨。
以上是刘备憋屈的一生,最后是在憋屈中死去,对于这一点大家去读托孤之痛,就知道了。以史为鉴,可知兴退。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刘备憋屈的一生,相对我们广大草根来说确实是一面镜子,一面不可多得的镜子。其作用最少有三点。
第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刘备从一介织蓆贩履的草民登上偏霸一方的皇帝宝座,在资源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在不甘屈于任何人之下的理想激励下,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最后终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其经验教训直白的告诉我们,世上没有救世主,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第二、善始善终。刘备的成功一是屡败屡战,二是装孙子,耍两面派,隐忍以行。而要做到这些,坚持一时,人人都可以做到,而要像刘备坚持一辈子,那才是最难最难的。
第三、在逆境中,在失败中装孙子容易,在顺境中,在胜利时,装孙子就不容易。大意失荆州就是这方面的警训。
说刘备是憋死的英雄,首先得承认刘备是英雄,实际上刘备也无愧于英雄称号。刘备从一个织蓆贩履之徒变成偏霸一方的蜀汉皇帝也不失英雄本色。只是他这个英雄称号不是真刀真枪的砍杀出来的,而更多的是在不断的失败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愈挫愈勇、百折不挠中熬出来的。为了实现理想,他不得不忍受强者的凌辱、不得不装孙子,不得不装仁义。所以说,刘备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下一节,披着羊皮的狼。
喜欢解码三国英雄请大家收藏:(m.77ks.cc),亲亲看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