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张佳扬返回长安,刘彻在后殿接见,刘彻问道:“东海郡实际情况如何?”
张佳扬向前一步施礼道:“回陛下,汲黯郡守到任一年来,东海郡大治。”
“啊,原来丞相说的汲黯不理朝政是假的呀?”
“臣经调查认为,汲黯久病是真,但不理朝政是假,汲黯因身体长期有恙在身,所以政务集中处理在情理之中,尽管大多郡民不知道郡守是何人,但所生活的环境在悄无声息的变了,变得更加适宜居住,更加清正廉明了。”
“哦,汲黯非常人也,或许这就是黄老之道的高明之处吧,既然汲黯身体有恙,不能长期理政,朕就把他调回长安来,在身边听用。”
“陛下之意?”
“一是汲黯理政能力有目共睹,二是汲黯几代皆朝廷重臣,如今将其放在远离京城之地,担心天下说朕不重视功臣之后呀。”
“陛下圣明。”
第二天早朝,文武大臣们站在两旁三呼万岁,各自曲膝而坐,丞相田蚡第一个发言道:“陛下,现在京城多个岗位虚缺,臣这有一份提议人员任命的奏表,请陛下过目。”
“呈上来。”
刘彻那在手中展开细看,足有十几个朝廷大员职位的任命,另有小官众多,看了一半就不想看下去了,硬着头皮说道:“这事儿丞相看着办吧。”
“诺,臣还有建议。”没有等刘彻回话,田蚡就滔滔不绝的任命起了好多人员,部分还是两千石以上的朝廷要员。
刘彻突然打断田蚡的话道:“丞相任命完了吗,朕也想任命几个。”
田蚡一听刘彻语气不对,马上停止说话低下了头道:“陛下请。
”
刘彻清了清嗓子道:“东海郡太守在仁有功,迁主爵都尉之职,即可返京听命。”
丞相田蚡马上接着刘彻的话茬道:“陛下,东海郡缺位可由东海郡尉迁任。”
刘彻马上白了一眼道:“退朝,丞相留下。”
众臣推出大殿之后,刘彻抓着田蚡的衣襟道:“舅舅,老实给朕交代,拿了东海郡尉多少好处?”
“呵呵,”田蚡马上嬉皮笑脸道,“陛下不敢乱说,冤枉臣了。”
“哼,是不是东海郡尉让你告发汲黯的?”
“那里,那里。”田蚡虔诚的退后一步。
“舅舅办的事情瞒不住朕,这次就按照舅舅的意思办,以后要注意哦。”
“多谢陛下,臣告退。”
田蚡走后,张佳扬从幕后走了出来对着刘彻一笑道:“还是陛下英明,才没有冤枉一个忠臣呀,臣佩服。”
“唉,对家人管教不严,才会出现这些乱子,看着朕是一国之君,是个皇上,对有些事也是力不从心呀。”
“只要陛下心有为民之心,相信大汉终会走向辉煌盛世。”
“为民之心,对,为民之心不可缺失,失民心者失天下呀,如今舅舅仗着母后的威势大搞钱权交易,不知道以后还能搞出什么乱子来,算了,随他去吧,朕还是要处理大事要紧。”
没过多久,汲黯返回长安任职,前来宣室殿向刘彻叙职,讲述一年多来在东海郡的任职情况,刘彻对此早已了解,只不过从汲黯口中得到了更多的细节而已。
最后汲黯谢罪道:“臣在东海长时间有恙缠身,耽误了政事,请陛下治罪。
”
听到这里刘彻哈哈大笑道:“东海从一个混乱的郡,在卿治理一年时间内变成了清明之郡,何罪之有,希望爱卿在主爵都尉的任上再立新功。”
一谒者走了进来道:“陛下,宣召的几位公卿大臣都来了。”
“快让他们进来。”
田蚡、韩安国等三公九卿及其要员全部到位,刘彻看了看各位道:“朕宣大家过来,就是让讨论一个重要事情,朕做梦都在想,要广招天下文学之士和奉行儒学的儒生们,这些大才之人散布在大汉的角角落落不能为国所用,实属憾事,请各出良策,如何将他们招揽过来。”
一遇到正事,田蚡就眉头紧蹙,无计可施,韩安国看了看不能冷场,就说道:“陛下,天下儒生之多,才有大小,庙堂之高须进大才之人,并且还有大才之人的志向所限制,如无心为政,求知也无果,还请陛下继续加大力度完善现在的荐举制度,不怕有志的大才之人不来呀。”
“嗯,好主意,善。”刘彻仰天长叹一声道,“大汉必将屹立于天地之中也,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定将实现。”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下面的大臣恰到时机的附和道,唯有汲黯默不作声。
刘彻看在眼中,就问道:“主爵都尉,朕准备振兴政治,效法尧舜之治,卿感觉朕做的这些怎么样呢?”
此时汲黯好似如梦方醒般回答道:“陛下心里**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想做到尧舜的政绩简直是说梦话呀。”
刘彻听到汲黯此言,脸色大变,本来喜悦的脸瞬间阴沉了起来,默不作声的站了起来走入后殿,旁边的佳扬和韩嫣连忙跟了过去,刘彻愤愤的说:“太过分了,汲黯真是愚直呀。
”
田蚡对汲黯说道:“主爵都尉这话说的有点过了。”
“是呀,是呀。”众人齐声附和道。
汲黯此时也怒了,摆着手道:“天子设立这么多公卿大臣,难道是用来阿谀奉承,屈伸求荣的吗,你们不说话是要将陛下陷于违背大道的境地,何况我已经身居九卿之位,即使再爱惜自己的生命,要是
喜欢迷失的旅程请大家收藏:(m.77ks.cc),亲亲看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