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年的韵味(一)
时间就在孩子们的嬉笑打闹中匆匆而过。
这一天,是农历2009年的除夕,按照我们老家的说法,除夕也叫过年,就是农历一年之中最后的一天。
我早上起床时告诉宝宝,相传远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动物,非常厉害,人们都把它叫做“年”。
“年”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会凭空出现一次,一般都在晚上出来活动。但是这东西只要一出来,就会祸害人间,到处抢吃家禽家畜和庄稼,甚至有时候还吃人,给人类造成很大的灾难和恐慌。
因此,过年的时候,人们一到晚间,就通通熄灭灯火,整夜不眠,在胆战心惊中以躲避“年”的祸害。
后来,人们发现穿红衣服,以及燃放红色的烟花爆竹及其发出的声响,可以把“年”赶跑。
于是,每到年末时,感觉“年”快要出现的时候,人们就燃放爆竹来避邪,祈求来年好运。所以过年大放鞭炮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当我把过年的传说以及燃放爆竹的由来一五一十地告诉宝宝时,宝宝听的津津有味,不时还插话询问上几句,问我“年”到底长什么样。
于是,我就用手机百度出“年”的样子给她看,直看的她啧啧称奇。
其实,除夕、过年这个节日据传是由先秦时期的“逐除”演变而来的。
所谓“逐除”,是指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种说法有《吕氏春秋?季冬记》可考。
而“逐除”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如果说到除夕风俗,记载最早的应是我国西晋时期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但是,如果说到过年的氛围,那在我们老家农村,那是非常热闹的。
那热闹劲,根本不是现在城市里什么贴个春联就是过年,全家到饭店里吃上一顿团圆饭就算过年,放个鞭炮烟花还要偷偷摸摸,抓到还要被罚款惩处那种憋屈年、冷冷清清年、没有人情味所能比拟的。
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之际,那可就是我们小朋友们最最开心的时光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小时候农村家里都很穷,农民靠天吃饭,靠天收获,除了自己种的萝卜青菜,根本买不起肉吃,也没什么可以吃,日子十分清贫。
我和弟弟平时都饿的面黄肌瘦的。像肉啊鸡啊的什么荤菜,那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百年难得一见,海市蜃楼,天方夜谭。
可以夸张地说,有时候实在馋肉馋的不行了,就是晚上睡觉,都会经常梦到自己正抱着一个香喷喷的大猪蹄子,在那美滋滋地狂啃呢。
而过年就不同了,因为早在过年的前几天,村里面家家都会杀猪宰羊,杀鸡宰鸭,备足了各种荤腥以迎新年。
所以这一段时间,大人们相互走访多,亲戚朋友你来我往相互吃请多。多了,难免就会浪费。
孩子们逮着机会,就可以放开了嘴巴海吃,大人们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虽然大多吃的都是大人们饭桌上吃剩下的剩菜,但是那剩菜滋味、那美妙童年,真是满满的都是香飘飘的猪肉记忆呀!
在我们安徽老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孩子过了除夕,过了年,就是长了一岁了,也叫虚增一岁。
所以说,宝宝到了明天,就是四岁了。
院子里,宝宝和一大群新来乍到的小朋友早已经玩的倍儿熟。
尽管有的小朋友她都不知道是谁家的、叫什么名字,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孩子们之间的玩耍热情。
或许,这就是孩子们为什么可以彼此玩的无拘无束、痛快淋漓。而大人们就是表面上展现的再融洽和谐,再阳光灿烂,背地里依然要小心防患对方暗地里“捅刀子”、“使绊子”了。
看着满院子追逐打闹、嘻哈耍宝的少年们,我真心感觉自己又老了一岁了。
我老婆听见我的感叹,在后面轻锤了我一下,娇嗔地说道:“就你这歪瓜裂枣样,老了一岁又怎么滴!难道还有啥想法?”
我笑呵呵地一把将她搂进怀里,吧唧一声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连说没有没有。
老婆说了声讨厌,然后伸手摸了下脸颊上的口水说道:“那你还不赶紧喊宝宝回来贴春联,你看看隔壁,人家早就贴好了。”
我伸头看了看左右邻居及对面,果然,家家户户门上、窗户上都已经是红彤彤的,都已经贴好了红艳艳的新春联。
看来,就剩我们这一家最懒了。
于是,我对着仍在尽情玩耍的宝宝喊了几声。
宝宝正玩得欢,闻听根本没有点滴回来的意思。
“宝宝,回来发红包喽!”我扯着嗓子又喊了一句。
正在嬉闹中的宝宝闻听脚步一顿,脸上明显一愣。然后,撒着脚丫子跑了回来。
宝宝跑到我面前,伸出小手,喘着气说道:“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我呵呵笑了,伸手在她的头上咣当敲了一下,笑骂道:“就知道红包拿来,我看你是玩昏头了。
”
“哼哼!爸爸真坏蛋!”宝宝手捂着脑壳,疼的一龇牙。
“好啦,好啦,红包肯定会有的,但是,我们现在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要开始贴春联啦!”
“红包肯定会有?爸爸你可不要骗小孩子!”宝宝虽然有点失望,但是见我说的很肯定,也只好暂时屈从。
在贴春联的过程中,我又把中国过年的一些传统习
喜欢呆萌萝莉成长记请大家收藏:(m.77ks.cc),亲亲看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