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日,太学为新诸生正式开讲。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这次由博士祭酒马日磾亲自出面请来了有“经神”之称的经学大师郑玄和辞赋大家蔡邕来讲授第一课。
因为二人声名太过显赫,所以不但是新生,太学的师兄们也都是纷纷跑来蹭课,足足坐满了千余人。本来长十余丈、宽三丈的明经讲堂在平时显得那是十分宽敞,但今日却显得有些狭小拥挤,很多人都自带蒲垫坐到外面去了。
刘谟因为是新生,也就是本次讲学的目的人群,所以专门预留的有座位。现在刘谟正跪坐在前排,安静的等着讲学的开始。说实话,刘谟也很想见见郑玄、蔡邕两位大儒。
明经堂在两座五层的大型塔楼之间,两座塔楼一座在洛河东岸、一座在洛河西岸,塔楼三层之间有飞阁相连。这两座塔楼也是整个太学的制高点,内部摆放的全是书籍竹简,有点类似藏经阁、图书馆的感觉。
而在飞阁下就是太学最大的讲堂---明经堂,而且它是整个起于洛水之上,下部有四座石桥承重。要想上去需先经过五米高的台基和九十级的龙尾道台阶,因而让它显得十分大气。据说九十级台阶取自“行百里者半九十”之意。均匀分布的莲瓣柱拙和云风柱拙则让堂内添了几分典雅之气。
要说起来,明经堂也是整个太学的中心。以此为中心分布着百余座楼台亭榭,形成整个的太学建筑群。
在太学以南则分别是天子用于祭祀和讲学的辟雍、明堂。辟雍古制曰“天子之学”,建筑风格独特,为重檐黄琉璃,瓦攒尖顶的圆形殿宇。
外圆内方,环以园池碧水,四座石桥能到达辟雍四门,构成“”辟雍伴水“”之制,以喻天圆地方、流传教化之意。殿内为竉彩绘天花顶,设置龙椅、龙屏等皇家用品,以备皇帝“临雍讲学”之用。章帝、明帝曾亲自到辟雍为太学学子讲过学,虽然现在的灵帝从未来过,但也要常备着。
“咚。。。”
“咚。。。。”
“咚。。。。。”
深沉清远的钟声在辰时三刻准时响起,诸生都自觉停止交谈,起身而待。
钟声刚落,屏风后走出一行人。为首的三人其中一人正是昨日所见的博士祭酒马日磾,其余两人则未曾见过。
三人在前排坐垫落座,随行的十四人在后排落座。
待他们落座后,马日磾挥手示意,诸生才敢坐下。
“诸生可知我身旁的两位是谁?”马日磾向众人示意问道。
众人一口同声道:“郑师、蔡师”。刘谟这才知晓这二人乃是郑玄和蔡邕,不由得打量起二人。
“今日,乃是新批生员入学的第一课。为此我特意请来了郑公、蔡公来为你们讲解经学辞赋的深髓所在,以期对诸生今后的学习有所补益。”马日磾继续说道。
“君子乐之美者,莫过于尚诗书、习道义,教之盛者,乐在斯焉。诸生可知‘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分?”蔡邕示意郑玄先言,于是郑玄开口讲到。
“夫子。”后排一来蹭课的师兄起身对郑玄弯身行礼后开口答道:“依学生之见,所谓今与古乃是按文字而分。不知是否?”
“言之,我听。”郑玄说道,示意这人继续说。
“诺。至殷代甲骨文到殷周金文,字体屡经变迁。战国之时秦国境内,多通用“籀书”,亦称“大篆”;后简化为“小篆”,或称“篆书”。这人声音深沉有力,向前走了两步后转身继而说道:“至我高祖皇帝统一天下,我大汉则通用隶书。因此用隶书所记之经文则名之曰“今文”。反之,若是古字书写,则名之曰“古文”。
“夫子。。夫子。。。学生有补充。”这人刚说完,众人纷纷起身,争先恐后的要补充。
“后排黑衣赤帻的后辈你说一下吧。”郑玄见人纷纷要说,于是挑了一个人。
“谢夫子!学生以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在于,对经典内容阐释的不同。今文经学,多讲阴阳五行、灾异谴告之论,谈谶纬神学、繁琐哲学。无趣至极。”说到这,他情绪很是激昂,底下许多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郑玄在上,面容不见一丝波动,好像在等待大家继续讨论。
这时,坐在黑衣赤帻男子身边的一人附和道:“陆宏兄所言有理。今文经不过是秦火残缺之余!”
“而古文经学则致力于发掘、发挥经文背后的微言大义。古文经学通训诂,举大义,尊孔子,乃是我辈学习之典章。”
这人说完后落座,底下众儒生则是反应不一。大多数的人表示赞同,然而还有一部分人则痛斥此乃荒谬之言,实不能苟同!
两派各自有理在下面争论不休,刚开始还只是附近的人小声,后来就变成两派各立一边,吵吵闹闹的就连座位都换了。双方都不愿跟对方的人坐在一起。
郑玄在上,面容带着一丝微笑看着争吵的众人。其余的博士们也是无人出面阻止这一场面。
刘谟坐在位置上,并不懂他们在到底在争论些什么,只好静静听着两派的观点。然后自己在心里默默地比较一下他们所说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与特点。不过凭刘谟的思维判断像这样的学术讨论无论哪个观点一般都是优缺参半的,至于说哪个更好一点还要具体考量当时的社会情况来决定。
“小生,你为何不参与讨论啊?”郑玄突然走下来向刘谟问
喜欢三国时请大家收藏:(m.77ks.cc),亲亲看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