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道站起来,眼中掠过一缕精光,整个人的气势攀上一截。
在没有鞍镫的时代,骑兵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但这种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长时间骑马容易疲劳,同时在奔跑的马背上也难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战中,骑手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刀剑和长矛,劈砍或刺杀落空、双方兵刃的撞击等都随时会令骑手从马上滑下。
因此这一时期骑兵除速度占优外,其战斗力是远不如脚踏实地的步兵的,所以在骑兵到达目的地后,往往下马作为步兵投入战场,亚历山大时代的马其顿骑兵就是如此。
弓箭是突厥和大唐骑兵最重要的作战武器,它的使用也受到马具的严重制约。没有马鞍的时候,在奔马上射箭极为困难,因为骑手一边要双腿使劲夹住马腹并保持平衡,一边还要双臂用力拉开弓并尽量使射出的箭命中目标,即便是自幼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这一作战方式也是非常低效且难于实行的,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停住马射箭或干脆下马发射。
所以突厥人发明了原始纯木质马鞍和用皮革、麻纤维制作的马镫(或者说只是一种“绑带”而已)。由于无论突厥原来放牧地还是途中经过的地域,多半是稀树草原和沙漠,缺乏树木,这就限制制作木质马鞍的数量,仅仅只能供贵族和作战士兵使用;同时在需要将供应不足的木材用于制造马鞍和弓的情况下,也不大可能再改进制造木质双马镫,至于主要用于打造武器的金属则更加缺乏,用其制造马镫更加不可能。
当马鞍投入应用后,它给予骑手一个纵向的稳定作用,使其可以在飞驰时向前方射箭,但由于横向上缺乏马镫,导致无有效支撑,朝左右方向甚至转身向后射箭时仍然容易跌落,是很危险的。
综上所述,培养出一个合格的骑兵代价是非常高的,即使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突厥,还是有很多人只用得起非常简易的原始马鞍,马镫仅仅装备了很少的将领而已。
这些突厥骑兵的出战,也变得非常危险,不仅要面对敌人,还要注意自身,一个不小心跌下马,那就真成了落地成盒了。
李承道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玄武门之变后就开始大量储备制造马镫和马鞍,为接下来的大战暗暗做准备。
而且他制造的不是突厥那种原始的木质马鞍和马镫,而是直接采用的铁质高桥马鞍和铁质双马镫。总动员之后,李承道甚至派几千上万人三班倒不间断制作,目得就是为了扭转唐军和突厥在骑兵上的弱势。
喜欢大唐第一隐太子请大家收藏:(m.77ks.cc),亲亲看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