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东想不到重生这种事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这机会给真正需要重生的不好吗?
真的想狠踹袁宝骏一脚,不过是接了个电话,答应去参加为他补办的追悼会,就重生到和他住同一个宿舍的1990年。
岳东不想搭理吧啦吧啦说个不停的袁宝骏,转身站到镜子前面,来回照了几下,还没来得及在心里感慨一声,袁宝骏的大长脸就趴到他的肩膀上。
“行了小哥,知道你长得帅,那可是开业大酬宾,赶紧的,晚了怕占不上座。”
袁宝骏话还没落音,就把岳东推到了宿舍门外。
晚霞布满了半个天空,足足50平方公里的百龙山景区被映照得红彤彤的。
正是飞鸟归林的时候,清脆婉转的鸣叫声此起彼伏。
五彩缤纷的春天总是那么醉人,一阵阵花香在空气中飘溢。
岳东和袁宝骏都在运营管理科工作,属于“主力部队”运营管理组,主要职责是监管巡查与游客密切相关的运营服务是否合规合法,服务质量是否达标。
虽然只是普通的管理员,但运营管理组算实权派,即便得罪人是难免的,配合工作的也占大多数,所以他们的心情还是不错的,要不然袁宝骏这个吃货也不会整天寻思去哪儿撮一顿。
看着锁了宿舍门又忙着去推自行车的袁宝骏,岳东心里犯起了嘀咕。
不会因为这货重生的吧?
既然拿到了重生名额,一定得想尽办法避免那场惨剧,这一世别再有为他补办的追悼会!
岳东的记忆中,1991年5月,百龙山景区的母公司因为效益不好,想大量吸收投资,在多方协商后,成立了股份公司。
效益却不见什么好转,各种福利大削减,依然在股份公司旗下的三个景区都形成了离职潮,自己就是那个时候离开的。
袁宝骏没有离开,他说一直以来的梦想就在百龙山景区,非得再干两年看看。
然而还不到一年,经营不善的股份公司高层开始分裂,据说开个董事会都能把人打到医院去。
最终的结局是股份公司被收购,之前的高层和创始人都拿了钱走人。
收购方急于盈利,地质状况复杂多变,勘测条件有限,还大刀阔斧地开发新项目,产生重大隐患。
1993年5月,连日降雨,百龙山景区大面积坍塌,伤亡、失踪十几个人,景区被停业整顿。
当时有人看到袁宝骏坠入一条水流湍急的暗河。
虽然没有其他目击者,但袁宝骏确实没有再出现,就这样成为失踪人员之一。
直到岳东重生前,才找到了他的骸骨,所以有了那个补办追悼会的电话。
忽然,岳东有点好奇,时隔那么多年,袁宝骏的骸骨在哪儿找到的?
真是被暗河冲走了?
可惜自己没去成追悼会,什么都不清楚。
当年景区被停业整顿的时候,收购方正在持续扩张,眼看着这边恢复运营不是容易事,只是做了伤亡抚恤和失踪者的持续搜寻、先期赔付。
三年后,收购方资金链断裂,拖欠这边的大部分工资、经营户没到期的租金、与外面未结清的款项,全部打了水漂,依靠这个景区的周边村民和城区从业人员也少了生存来源。
可以说害惨了好几千人。
伤亡和失踪人员里,还有帮助过岳东的前辈,有维护过他的上司,有值得尊敬的榜样人物。
岳东多少次后悔,没说服那些人一起离开。
现在岳东觉得有些蹊跷,同在旅游总公司旗下的其他两个景区不好说,只说百龙山这一大片家业都不容易败光,为什么两年后沦落到被收购的地步?
如果没被收购,也就不会发生那场重大事故。
被收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股份公司高层分裂,而高层分裂的前提,是为了大量吸收投资而成立了股份公司,难道那些投资原本就是投下的诱饵?成立股份公司的背后有猫腻?
岳东对离开景区后发生的事情了解得不多,早知道会重生,和那些老同事通电话、聚会的时候,就多聊聊景区从自己离开到坍塌前发生的事情了。
至于那些投资是不是诱饵、成立股份公司是不是有猫腻、被收购是不是有蹊跷,对于自己这个重生者来说,识别诱饵、看出猫腻、找出蹊跷可能不太难。
难的是身为普普通通的景区管理员,还是只有二十来岁的小年轻,凭什么阻挠别人投资?凭什么制止母公司变身为股份公司?凭什么反对股份公司被收购?凭什么抗衡进行勘测开发的二十多个专家?
但不论怎么说,任由惨剧发生的话,一辈子都要心怀愧疚,再难也得去做。
就是不知道重生前的家人和朋友怎么样了。
岳东难免有些伤感,只能开导自己:纠结的再多也没用,再怎么追思都是过去式了,等闲下来再怀念吧,先想想怎么把这一世过好。
虽然这是个连bp机都可以拿来炫耀的年代,经济却早已开始起飞,只靠着先知先觉,很难抢到大块蛋糕。
诸葛亮再怎么未卜先知,也不可能摇着羽毛扇在长坂坡杀个七进七出。
那就先把必须做的事情做好,重生者还怕没机会?
如果想走在别人前面,谁撒丫子也追不上!
有时间先研究一下有没有人为的因素导致景区的效益越来越差,把重大事故的隐患从源头就掐灭了!
万一阻止不了母公司变身为股份公司,再好好琢
喜欢景区管理员请大家收藏:(m.77ks.cc),亲亲看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