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是个有天赋的演员这毋庸置疑,他本身是个很敏感的人,天生就吃演员这碗饭。
一上来就拿影帝,早期那么多奖项堆着,他一开炮就很牛逼。而且看得出来在圈里他的确很吃香。
可是总觉得他后来就有点找不准定位了,或者很少再真正投入去演一部戏,可能太想摆脱忧郁小生这形象?又或者是有点被大导演惯坏了带偏了,总之很难找当年的感觉了。
另外刘晔的台词功底也是一件很奇葩的事情,日常里刘晔说话有些结巴!
可演戏他从来不结巴的,不过有时候语速快起来仍然有些含糊不清,慢速说的时候还像回事,刘晔的音色实在太美好了!
早年间圈子里就有流传过,刘烨看剧本可以几天几夜不说话,每演完一个角色都要很长时间去抽离。
不定期就要抱着自己的腿哭一陈作释放,一猛子扎进去出不来,后来开始长期失眠,经纪人陪着坐在香山上天天看日出。
这大概就是他在每一个角色塑造的过程中,把自己拆开投入进去,再把自己拼好了出来,之后再拆开投入另一个,这样的投入再加那一张脸,还有中戏训练出来的演技,自然能远超同济。
接到孟轻舟的电话,刘晔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对着同样不清楚情况的经纪人,相顾茫然。
“常姐,你也不知道?”
常季鸿在国内的经纪人圈子堪称大佬,看看她带过的一系列大腕吧,从蒋雯丽,刘烨,李小冉到后来的张鲁一,黄轩…
不难发现她是一位更加注重演员自身实力的经纪人。
不过常季鸿的心态,也是圈里出了名的淡泊,没有什么野心的鸿姐注定不能成为第一经纪人。
“他是导演,还是一个老板,找你肯定是拍电影呀,总不能是想从我这把你挖走吧!”
“他的电影不是刚下映吗?这么快就拍新片了?”
“人家还是你的师弟,有什么担心的,走吧,我陪你去万重山,省的你头脑不清醒,又说胡话!”
万重山的编剧组,向来都有一条规定,孟轻舟的剧本,只要过审了,大家就会对每个主要角色进行人物分析,按说这应该是演员的工作。
知道某些艺人没有这个习惯后,孟轻舟索性让公司的编剧来做这一步工作,但只能作为参考,真正的角色特性和演员的自我设定,这些都要在剧本围读后,再做最后的决定。
拿过月球男主的角色分析,孟轻舟在会议室等候刘晔的到来。
南京致青春剧组,第一次和佟大伟搭戏的杨蜜,很清晰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情绪表现的不同方式,片场的精准走位,以及对角色性格的全面塑造,这些都是稚嫩的小狐还需要长期学习的。
孟轻舟在她进组以前,就告诫过她,电影里不能千面一体的表演,在不同的场景需要有符合定位的表演形式。
演技这东西,本质上是一种工作能力,可通过后天学习和锻炼获得,比如表演系毕业生。但要到好的地步,又不仅仅是工作能力那么简单。
有人天赋好一点,更努力一点,表演的自由度更大。有人差一点,懒一点,只能在所有的电影里,只提供三四种表情,任导演采摘。
虽然他们提供的高兴和痛苦,并没有太大的肉眼可见的差异,但一个牛逼的导演,是可以通过前后场景、人物关系,去帮助观众,通过这种演员的这种级别的表演,去建立故事性的。
所以,上过专业学校的演员,都有演技。现在复杂一点,一张帅脸,也是一种演技,虽然这种演技天然的成分太多。
演员首先是一个人,是人就有自己的体味和气质。所以,有的演员穷其一生,都在追索那种“一直在找的角色”。
其实就是和自己很像的那种人。但这是命,有人第一部电影,就遇到了,比如林青霞,对,就是窗外。
有人好久才找到,比如菲利普·塞默·霍夫曼,他在从业13后年,去世的9年前,找到了卡波特。当然,更多的人,一生都没找到。
怎么才能是一个好表演呢?
这和现场万事万物都有联系,也可以叫创作气氛。
表演前,挨骂了没有、吃饱了没有、崴脚了没有,剧本如何。
剧组气氛怎样,甚至天气好不好都有关系,但更深层的是,演员这个人性格怎样,人品如何,爱不爱思考,注不注意细节,与人合作态度等等。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不懂得专业的表演知识,甄别演技很简单。
就是一个演员演了一个角色,你会牢牢记住,会发自内心的喜欢或者厌恶,甚至忘了这个演员,只记得他塑造的角色。
好演技就是,演员已经出戏了,但让观众还在戏里。
最好的例子,为了演好容嬷嬷,李明启老师精心研读剧本,还特地写了容嬷嬷小传。
她的辛苦没有白费,容嬷嬷的成功让她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却也使李明启的名字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容嬷嬷的恶名。
说起那段日子,李明启说:“自从还珠格格播出以后,我和老伴儿一起出去,常常有‘你看见那死老婆子了吗’之类的窃窃私语从身后传来。更让我难堪的是一个小孩子看见我说‘我要把你打成肉酱,让我爸爸把你扔到水里去’。”
这就是活色生鲜的高人样板。
杨蜜在孟轻舟坚持下,认真的看过李明启老师在电视里的精彩表现。
好在导演
喜欢华娱之别样人生请大家收藏:(m.77ks.cc),亲亲看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