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掌淄青藩镇的首脑,眼下按全称为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天衢心说自己唐廷赐封为义成军节度使,本来应该赴任的安师儒如今也不知在哪里晃荡呢,他本来就便官居淄青节度使,到底因能力不济而被部下王敬武哗变驱逐了去。
而除了善指挥征战的张归霸、冲锋陷阵的张归厚,他们的兄弟张归弁正史中曾屡屡命受命结好邻道势力。李天衢取泰宁军藩镇之后,很快的便派出他赶赴淄青军加深彼此关系。
然而张归弁尚未曾与淄青节度使会面,便返程回来急向李天衢报信:“主公,淄青军那边恐怕也要易主。”
原来张归弁尚在赶赴往淄青军藩镇的途中时,便已收到了那边的节度使王敬武过世的消息,而藩镇内继位的人选,则是王敬武的次子王师范。
无论是王敬武还是他儿子王师范,张归弁本来都应按着李天衢钧旨前去代表己方势力与之修好。然而随着王敬武的死,淄青军藩镇顿时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因为治下有除名义上统辖的登州等五州以外,实际也处于淄青军掌控领地的棣州刺史张蟾拒绝拥立王师范为节帅,而是请求朝廷另派节度使接掌藩镇。
而继承皇位的唐廷皇帝李晔正要大刀阔斧的进行削藩呢,遂立刻派遣太子少师,并于秦宗权势力地盘大幅缩水后接管忠武军藩镇的崔安潜转任淄青节度使,以由张蟾迎入棣州,共同商讨攻打王师范。
而淄青军方面派出都指挥使卢弘前去抵抗棣州叛将张蟾与朝廷合流的兵马,然而那卢弘于行军途中竟然也已倒戈,率领兵马调转方向,挥军反扑淄青军治所所在青州益都......
毕竟现在的淄青节度使王师范这才不过十六岁大小,张蟾、卢弘先后反叛,应该也是以为他年少而不能服众,所以选择以开始推行削藩政策的唐廷为靠山,进而争取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现在这等形势,张归弁寻思就算见到了王师范,可他还能再做几日淄青节度使?去与一个眼见便要失势的少年郎加深关系也没什么用处,张归弁遂详加打探一番后,便立刻返程回来,向李天衢报说自己探听到的情报。
淄青节度使王敬武果然也已去世,而到底是由他次子王师范接管藩镇了...李天衢手肘支撑在帅案上,握拳撑着脸颊正思付时,他也发现节堂内一众属下的目光齐刷刷的朝着自己这边望将过来。
麾下众将的心思,李天衢大概也能了解:既然主公都已经用阴谋手段强行吞并下泰宁军了,而且如今接管藩镇民、军、政诸般事宜十分顺利...如今又恰逢北面淄青节度使逝世,屡有叛将背反不服少主继位,王师范那黄口小儿节度使的位子只怕也坐不了多久,倘若真是天予不取、反受其乱...那么主公是否还会打算出谋划策,趁机取巧着图谋再并下一处藩镇?
然而李天衢沉思良久过后,便对张归弁吩咐道:
“淄青军王师范那边,归弁还是要去前去转达我的意向,只不过...是对那王师范言明,方今淄青军内乱,虽然又有唐廷插手干涉,可是我泰宁、义成两处藩镇也将全力支持他肃清叛军,也会发出告示宣称唯有王节帅二公子掌管淄青藩镇,我军才会与之交好。而未免王师范见疑,泰宁军也会谨守边界,绝对不会借故趁机纵兵踏入淄青军半步。
可是倘若王师范若要尽快荡灭背反的叛军,而遣人来知会。我军义不容辞,必然会出兵协助平叛!至于我为何不遗余力的肯襄助淄青军...就说我并非觊觎他藩镇州府,既为近邻,待王师范平定内乱之后,只希望以后能与之又好通商互助,若还依得,也肯同他宣誓结盟。总之他王师范的事,便是我的事,他如果肯让我管,我也必会施以援手!”
听过李天衢针对北面邻藩淄青军内乱所见采取的计划,也着实出乎节堂当中不少将领的意料就之外,有人也不免心里嘀咕主公对他老丈人都那么狠,如今怎么对一个以往又没什么交情的十六岁少年郎就如此仗义?
诚然淄青军统辖青、淄、莱、齐、登、棣等诸处州府,控制着华北平原东北部的胶东半岛绝大部分领土...再加上李天衢如今掌控的泰宁军,以及朱瑄统掌的天平军加起来疆域不仅几乎囊括了后世山东省全境,势力也已延伸到了河北、苏北地界...而淄青军藩镇如今的节度使王师范毕竟年少,又正值大将接连造反,已经直接威胁到藩镇中枢,似乎也是趁火打劫的绝佳机会......
理是这么个理,但凡事也都不可太想当然了。
李天衢却很清楚王师范虽然眼下不过十六岁,他却有能力迅速肃清藩镇内的反对势力,并且直接将唐廷调派来取代他的朝臣驱逐出淄青军,这段期间他看似藩镇帅位不保,其实在这个时候选择站在王师范一边,世人看来是雪中送炭,可李天衢自知这也不过就是做个顺水人情。
毕竟年少也未必无知,史载中王师范也已证明了他的确有接管淄青军的能力。
更何况,王师范手下,还有那个有能力迫使得最善打闪击战的葛从周也曾一筹莫展的智将刘鄩......
李天衢心中盘算着,他环视节堂内一众将领神色,随即又道:“毕竟我军已与朱瑄、时溥这两处邻道藩镇交恶,还要提防朱全忠那厮,时候关注宣武军那边动向...趁势谋取淄青军,还要到处树敌,如此殊为不智,也莫不如设法拉拢近邻盟友。更何况,淄青军叛将张蟾、卢弘倒以唐廷
喜欢唐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m.77ks.cc),亲亲看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