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正辉在门关上以后重新看了看这间房间简陋的布置,似乎极大地避免了病人自残的可能性。
“2015年6月14日?”沈正辉被这答案刺激到了,他在病房里重新探索起来。试图找到一点一滴有关自己目前的身份的信息,结果真的被他找到了一个纸质笔记本。翻开笔记本,里面的字迹是如此熟悉,同样,内容也如此熟悉。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就我而言,没有任何一件事能比得上在大学校园里被一群身强力壮的医生和保安们绑起来送上精神病院的救护车更令我感到兴奋和刺激。这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游戏或者是表演,让我总忍不住想笑出声来……”
文笔依然青涩,不过沈正辉越是认真的阅读,就越是能够从中察觉到某种荒谬来,到了最后他几乎没有心情逐字逐句地读下去了,而是迅速地审阅了几个关键的地方之后,直接翻到了笔记本记录的故事的最后,这是一个完整的模仿王小波和马克尔斯的产物,以一个荒诞的故事开头。以一个荒诞的结尾结尾,整个故事的过程又像是卡夫卡,只是不像他那样深沉。就很多细节和吐槽来看,依然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读物。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笔记本让沈正辉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现在所处的状态,并不比小说里面主人公的处境显的更优越,到现在为止,他所知道的仅仅是这大概是一家精神病院,时间。如果值班的医生没有撒谎的话,也许真的是2015年6月14日。就是这样真实感受到的处境,让他越发地觉得现实的荒谬性了。至少,在他上一次拥有正常的意识的时候,还是2007年6月,是不是14号他倒是忘记了。时间一下子跨越了8年,他想。即使这八年时间里世事再怎么变迁,他都不可能落到眼下这种处境,那么可能发生的事情也许超乎自己的预料:要么这是一个针对自己的阴谋,沈正辉甚至不去猜想这是一个整蛊节目了;要么,自己又一次穿越了。但是看着这笔记本上记载的熟悉的故事,他又有了不好的联想——难道我穿越到了平行空间的自己身上?而我在这个世界里,就是一个精神病人?
他重新审视了一遍这个本小说,本来想把小说里面自己发现的一些重点词句勾画出来,他甚至找到了一支铅笔,但是最终他没有这样做。处在这样陌生的环境下,做出任何能够被别人观察的记录都是一件不谨慎的事情。沈正辉贯彻了这个原则,把自己所想到的要点记在了自己的脑子里面。
《我的白蛇传》是一本文青之作,沈正辉写过两次。第一次写的时候还是高中时期,按照公孙永浩的说法是把创作当做创作才华的时期,他刚刚接受了王小波、马克尔斯等作家的熏陶,着迷于从形式上以一个神经病患者的身份胡说八道讲故事的设定和故事从内容上的荒诞不经,于是有了这样一部小说,不过那个时候,沈正辉本人并没有因为阅读量大而变得思想和才华同样丰富,那时候的《我的白蛇传》的初稿就好像是对大师形式上的拙劣的模仿,内容除了缺少爱情的少年臆想和幻想的爱情之外,别无他物。这个版本,我们把可以把它叫做版本一。
版本二是沈正辉在平京大学读书期间的杰作,那时候的沈正辉,虽然才华没有质的提高,但是眼界和阅历作为穿越者已经足够藐视大学的天之骄子了,他当时大概是出于虚荣的缘故,抹不开别人征稿的要求,又或者是他本人希望锻炼一下自己写作的能力,他重新写作了《我的白蛇传》,这个时候,他的水平不再停留在形式上的模仿阶段了,主题上得到了极大的深化,就好像王小波的《青铜时代》那本书一样,名义上是写的古代荒诞不经的故事,实际上都是对现实的讽刺和嘲弄,而且这种嘲弄还是主人公视角的自我嘲讽,于是就更多了幽默而不是刻薄的味道。这个版本结构有序,故事完整,说不上是一本杰作,至少值得一读,足以糊弄绝大多数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和以阅读为快乐的人。但是它的毛病和版本一一样,版本一是因为主题不够明确显得松散和冗长,它的毛病是因为作者想得太多而显得冗长,总而言之,都是一部需要耐心的作品。但是耐心显然不是中国人的必备品,所以这部作品虽然获得了小圈子的好评,但是名声并没有流传开。
沈正辉现在所看到的这个故事,经过他自己的识别,确认就是版本二。
与此同时,问题也来了。为什么是版本二?
沈正辉的思考是这样:如果沈正辉出车祸之前的记忆都是虚假的,也就是说如果他穿越之后的记忆都是虚假,或者说他穿越本身就是一件虚假的经历的话,那么他所看到的故事应该是版本一才对。但是记忆如此真实以至于沈正辉抗拒自己穿越的经历是自己的一场梦,那么版本二的出现,意味着沈正辉是在穿越了的基础上的再穿越,不说这样的难度和巧合是不是能够实现——沈正辉本能地倾向于否定。于是问题就来了,现在的处境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的记忆和现实相对照,总有一方是虚幻的,错误的,假的,那么是记忆还是现实呢?
沈正辉躺在床上,思索了一晚上,推敲着明天见到了自己的主治医生的所说的每一句话。一直到阳光从高高的窗口射了进来。走廊上传来了密集的人的脚步声,说话声。沈正
喜欢重生迷梦请大家收藏:(m.77ks.cc),亲亲看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