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难,身子不康健,不知什么时候就驾鹤西去。京城除了年幼的中山王,骊山修道的大皇女,就只有本王。此时,为了皇城的安稳,她绝不会动我。这就是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了。陛下做了这么些年的天下之主,这些分寸,不会没有。”
韩慎惭愧地说:“殿下深思熟虑,深谋远虑,是臣考虑不周了。”这样的思虑,说明沂王看得清皇帝怎么想,也以天下之主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虽然是自己没有想的长远,韩慎一时非常欣慰:她的主公,终于成长为能够独当天下的模样了。
韩慎想了想,又问:“此人,可要如何处置?”眼里尽是杀气。
韩慎的意思不过是此人妄言议上,意图谋害沂王,这次还就算了,留着这样的人,若是有下次,我们自然要有所应对。长宁摇了摇头,说:“不,不,不妨事的。先生试想她身为言官,为朝廷进言也是本分。能有这样的识见也是个人才,杀之可惜。另,想要此人为我所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韩慎一惊,静待下文。
长宁继续说:“乱世,人才在野;升平之世,英雄在朝。如今是太平盛世,世间人才在朝中,也是寻常。想要这些人为我所用,也是寻常。”长宁眼眸愈发深邃,说,“这些人将为天下所用,只要得到天下,天下英雄自然入我篼中。若是因为政见不同就残害英良,着实可惜。先生说,是不是?”
韩慎大惊失色,再拜道:“臣实惭愧。”这位沂王连要她命的敌方人才也心生怜惜,着实有容人之量。说:“殿下高见。还是我这个为人臣子的思虑不周,竟然为这等小事惊扰了殿下。”
长宁摇了摇头,将韩慎扶起,知道她想多了,有意安抚,于是执了她的手说:“子慎言重了。朝中想要我的命的不在少数,想当年情势危急,我在宫外跪了三天三夜,还是子慎出力,才使我免的祸,那时候孤说了什么,心里都有数。说起来你们几个都与我有救命之恩,说什么见外的话就不必了。此事还是先生得知消息,连夜告知与我,不过是事情紧急,先生一心为了王府,孤心里都清楚,何言怪罪?”子慎是韩慎的字,长宁很少以字称呼韩慎,如今这样说了,也是显明此话的郑重。
韩慎知道长宁情真意切,正听了她的话细细思索,两人长谈一时忘了时辰,此时天光大亮,不由得一齐感慨:“天亮了。”
此时日出东方,朝霞普照。真是一番新气象。
两人赏了一会子早景,长宁又说:“劳碌了一天,先生且先去吧,还有大事,要倚重先生。”
看着韩慎离去的背影,长宁静静地想:如今沂王府中三杰,钱意老成持重,韩慎聪颖多思,刘景正直骏刻,都是世间难得的俊才,又皆有不足,刚好互补。能将这样的人才网罗其中,甘为所用,我李长宁,何其有幸!
第二天,帝崩,沂王入主宫中,秘不发丧,着群臣见驾,劈头就问:“陛下大行,谁宜为后?”
群臣面面相觑:这是逼宫的节奏。这时候稍有不对,就会人头落地,于是纷纷跪下说:“愿凭沂王做主。”
钱意、韩慎、刘景等人站在堂下,意气风发地想:如今,算是得偿所愿,我们辅佐的主子,沂王,将登上帝位,我们将与她一起,开拓一个太平盛世。
长宁看着几个谋士期待的眼神,群臣中有听天由命的,有愤愤不平的,有满怀恨意的。
不知道为什么,本来已经谋划好了,长宁想到惨死的师傅,每天想着要怎么活下去的童年,来自长信宫怨恨的眼神,宫中宴席上的恶意嬉笑,砸在头上碧绿色的镇纸与红色的鲜血,风雨中跪了三日三夜感染风湿的腿,府中不能曝光身世的孩子。准备好的那句话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韩慎看长宁犹豫不决,心中警铃大作,只怀疑要坏事,想抢先一步说出来,不料听见长宁吐出了这么一句话。
“中山王贤,宜为天下主。”
沂王话音刚落,随着“哐当”一声,琉璃屏风蓦然倒下,闯入群臣视线的是一位躲在帘后失手撞倒琉璃屏风惊慌失措的女孩儿,正是中山王,李璟。
(全文完)
《史·沂王世家》上载:王讳长宁,先帝幺女也,父不详。及帝崩,尚在襁褓之间。及长,勇,好谋略,礼贤下士,素有贤名。
二十年,穆帝崩,王与众臣议立哀帝。哀帝时为中山王,赵美人女也,年仅垂髫。王受遗命摄政,称摄政王。自此,政由王出,廿年。
哀帝壮,王归政于帝,居于沂。沂,王封地也。左右进言,帝心动摇,王惧,往邛崃避罪。帝掘王府邸,得祷书。帝惭,迎王,复如初。
王君颜氏,罪人子也,生子如意。
后三年,王崩,无嗣,国除。
作者有话要说:
当初想的结局就是这几个字,无嗣,国除。也是在史记汉书中诸侯王世家,诸侯列传最常见的结局。如今终于写到,觉得很圆满,虽然花了将近半年,还经常断更,惭愧中。
无论怎样的世家,即使是本纪呢,也会落幕。长宁是摄政王,不能保证身后的事,所以她没有女儿。即使有女儿,在长宁死后,也不会有好下场。
最后一段仿史书的世家,其实能看出来,长宁日后走的是周公的路子,赤胆忠心,还是被怀疑,就是周公恐惧留言日。君臣之防与人心的险恶其实在《鲁周公世家》写的最清楚,这也是中元读史的
喜欢沂王世家请大家收藏:(m.77ks.cc),亲亲看书吧更新速度最快。